ChatGPT - 資安與金融業

OpenAI於2022年11月推出的ChatGPT(Chat 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)是一款近期非常流行的聊天機械人,廣泛應用於資料搜集、文章撰寫、語言翻譯、程式碼編寫和調整、計算等領域。那麼,ChatGPT在金融方面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助力呢?然而,ChatGPT可能會出現資安問題?    

1966年,麻省理工學院推出了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個聊天機械人Eliza,其應用範圍主要是模擬與心理治療師的對話。隨著聊天機械人的功能不斷演進,其應用範圍已經不僅限於單一用途。現代的聊天機械人配備學習功能,能夠自動學習和理解人類語言的語法和語意,並具備與人類進行自然對話的能力。    

金融業可以利用ChatGPT獲得多種效益。其中最常見的應用之一是在客戶服務方面,為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對話、回覆或推廣,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體驗。此外,ChatGPT還可以分析大量關於金融方面的數據,從而預測市場的走勢,有助於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。同時還可以應用在機構上的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,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監測客戶的交易行為和交易風險,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。    

ChatGPT雖然可以為金融企業帶來好處,但在資訊安全方面仍然是企業需要考慮的重點。因此,有些企業已經禁用員工使用ChatGPT。這是因為ChatGPT本身需要龐大的資料庫支持運作,其中包括了不少敏感資訊,如個人身分資訊和銀行資訊等。如果這些敏感資訊被非法獲取或洩露,會對用戶和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。知名消費電子產品及電子元件製造商三星就曾因員工將半導體設備、程式碼相關的資訊上傳給ChatGPT以方便工作,導致公司機密資料外洩。這也表明,企業在使用ChatGPT時需要特別注意資訊安全問題。   

因此,如何對資料進行加密及保護,配合國家如何監管,制定法規會成為ChatGPT的一大課題。只有在資訊安全問題得到充分解決和保障的情況下,ChatGPT才能夠被廣泛使用。   
    

尹展軒   
Senior IT Consultant

More Updates

Further reading

量子計算技術與金融業

量子計算是一種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計算技術,能在同一時間處理多種可能性,極大提升計算速度和效率。傳統電腦需要數百萬年完成的運算,量子計算可能在數分鐘內完成。隨著技術領先國家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突破,這項技術正逐漸從理論走向實用化,並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對各行各業產生重大影響,尤其是對依賴計算的金融業。 金融業高度依賴複雜的數學模型進行風險評估、投資組合優化及市場定價,而量子計算能快速解決傳統電腦難以處理的問題。例如,它能高效計算金融衍生品的價格模型、模擬市場波動並優化高維度投資策略。此外,量子計算能對海量市場數據進行即時分析,提取模式並預測市場走勢,為交易提供更精準的數據。同時,它能顯著提升演算法交易的效率,幫助機構在短時間內搶佔市場先機。對資產管理而言,量子計算能快速處理多變量的資產組合,找到收益與風險的最佳平衡點,協助投資者實現資本增值。  然而,科技的風險與機遇並存,量子計算也不例外。最大挑戰是傳統加密技術的脆弱性。目前金融機構廣泛採用的加密技術基於數學計算的複雜性,而量子計算能快速破解這些技術。一旦攻擊者利用量子計算破解加密密鑰,金融交易、用戶隱私與系統安全將面臨重大威脅。此外,金融業處理大量敏感數據,如客戶身份、交易記錄和資金流動,若量子計算被惡意使用,可能導致數據洩露或交易遭操控。  一項模擬測試顯示,擁有足夠強大量子電腦的攻擊者可在數分鐘內破解2048位RSA加密技術,從而竊取交易數據或篡改支付內容。這表明量子計算可能引發高額資金損失、影響客戶信任甚至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。因此,金融機構需提前採取措施應對量子計算的潛在威脅。  應對量子計算帶來的風險,金融機構應採取以下措施:首先,逐步替換現有的加密技術,採用抗量子加密演算法,這些技術不依賴傳統數學難題,能有效抵禦量子計算的威脅。其次,實施分層次的安全策略,包括數據分段加密、即時威脅偵測和縱深防禦,即便某一層加密被攻擊,仍能限制損害範圍,確保系統安全。最後,模擬量子攻擊場景並測試新型加密方案的有效性,確保在量子計算普及後能迅速切換到量子安全技術。  總之,量子計算的興起為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,但也伴隨著資訊安全的挑戰。傳統加密技術失效和數據隱私威脅是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風險。然而,透過部署後量子加密技術和強化多層次防禦機制,金融業可有效降低量子計算的潛在風險。在量子時代真正來臨前,提前佈局是確保金融系統穩定、安全的關鍵。 尹展軒 Senior IT Consultant